分類
傷春悲秋

真的那麼愛狗?

前天星期五放學騎車回家
在下坡路看見班上年輕小班對很悠哉的
牽著白色小狗在車水馬龍根本容不下路人的兩線道邊親暱地行走
剛才的攝影課這些同學一大團沒有開棚拍攝
相形於每次都很緊張兩節拍不完一捲底片的我們
(我總是對裝底片開片匣裝像機上腳架還有測光表的使用要恐慌一陣才能開始拍攝)
這些人真的非常利害 坐在地板上聊天 遊刃有餘一般

話說回來 小情侶牽著狗
她們看起來相處的很好 雖然我對學校生活的失望餘韻未消
而我的思考點著墨在狗

狗 最近生活中充斥著狗

同事養了一隻牛頭梗 像小山豬一樣頗可愛的
某同學跟狗一起住在公寓裡
學校的影印店貼著小哈士奇跟小拉拉的照片(忘了是什麼種 誰知道)
有發現都是從小狗開始養
天真無邪的小模小樣多可愛

不過我不敢養 並非我很討厭狗
養過BARRY跟小毛(兩隻白文)還有以前妹妹(一隻被迫養的可卡)的經驗
人不能為了自己一時寂寞
就養寵物來玩
一天到晚不在家 要寵物陪自己 但是誰來陪牠們

當然我也看過有院子也帶狗每天出去散步的美滿人家
但總是不圓滿比圓滿的事情多得更多

妹妹是迫於人情買下來的小可卡
但是連假日都有點懶得帶她出去蹓
最後一年到頭都在籠子裡
其實我不想要狗
被迫接受而我也盡不到狗主人的責任

一隻狗要健康成長 有院子活動跟每天的散步是最理想的
沒有這樣的條件 我認為狗真的很可憐
養鳥也是 因為捨不得關她們在籠子裡
是不小心給飛走了
他們回到天空我還滿高興的
但妹妹就是我一直以來悲傷的回憶
誰知道我媽所謂的”處理掉”是不是輾轉最後到了繁殖場一直生一直生
生到流膿脫腸掉牙齒再被丟到路邊或是安樂死

我說 我不愛狗

希望跟狗一起生活的人 跟人一起生活的狗 都很開心快樂
別自己很忙沒時間 還要養狗

分類
傷春悲秋

對於這種念書生活(抱怨文)

我只想念好我的書追求知識
念完了就拍拍屁股看是要不要考研究所還是回台北都可以
因為青春不多所以我很認真

喜歡翹課的 分組不參與的 我很明白夜間部連老師都是快閃族
也很明白畢業後可能不會再連絡
但至少我不想分個組該交作業卻總是七零八落
表現得很疲倦一付想回家的樣子不參與等到要交了才焦頭爛額在想怎麼辦
或是明明就分組卻自幹求個人表現
我都暗自在心中糙
愛來不來請便 「那是你家的事」
你可以不愛上課但不要影響我 尤其是分組的東西
我已經放棄「跟同學開心做作業報告當學生」這種理想
你如果要追求你自己的自己想做的事情 大可以休學是吧
這樣拖泥帶水不乾不脆只想拿文憑不喜歡上課我才覺得你很囉唆很煩
你有想過同樣是白天工作晚上唸書我可以你不行?

我不會再嘮叨一句提醒你快被扣考還是什麼時候要考試 不會再照顧你還是罩你
不要再叫我半夜掃英文講義給你應付明天考試
也不會跟你一起墮落一起逃避責任一起對週遭冷漠

一個原則 尊重個人理念
我要認真上課 「那也是我家的事」 以上

分類
傷春悲秋

祝我生日快樂

黑皮波斯得 禿密~

去年生日,我養了鳥(兩個月後他們就離我飛去),
那天晚上,有個男人下班後在外面奔波,為了找鳥給我,想送花、想個蛋糕,全都沒找到;
最後夾著尾巴頹喪地朝我走來。

如果每年都能留下一些回憶,將來老了想起來多麼美麗...
雖然我不確定能不能跟這個人有什麼未來,就像當年的他們一樣,
花了很多時光來認定對方就是要一起一輩子的人,這其中也曾經互相要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現在談未來好朦朧。

今年生日,我真想遺忘,時間依然無情的來到,不得不欣然接受?
遺忘後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太在意--青春時光與過往友情的消逝。
饒了還要面對朝九晚六的我們,今年的回憶就剩了黯然莫名的感傷。

分類
傷春悲秋

粗糙的手

伊姊這麼寫著:「你說你好怕手醜的女孩子,這讓喜歡作家事、翻書、寫東西的我很自卑...
就這樣一雙手骨節過長而紋路深,怎麼看也不像一雙少女的手...(略)」(生生世世)

我的手粗而短,那十隻指甲習慣修得比指尖更短,冬天一到偶爾就乾裂,它看起來粗糙而蒼白,
所以看到伊姊這麼寫著他的自卑,讓我不禁開始注意別人的手。

搭表弟的便車沒事先知道他另外要搭載與他同齡的一位青春少女,
這位沒有打招呼逕自上了前座的女孩我沒有見過,
兩人什麼關係我也不想探究-他向來不願意開誠佈公;
打量她的背影,有細白的脖子與纖細的手,十根青蔥手指看起來白嫩,
指甲挫磨得圓潤光滑:看的出來花過時間,因我也曾幹這花時間事。

青春嗎?優渥嗎?
我也不禁自卑起來,想起伊姊曾那樣寫過...
後來她的男人取出一排工具「就像要雕大衛像的米開朗基羅一般」仔細地替她修剪。
好溫馨,也好煽情。

我沒有像她一樣有公猩猩替我修剪指甲,
這樣的手曾在冬天的凍水中洗碗洗鍋洗盤,送酒上菜...
在四季裡打點我生活的一切,
將來也會照顧別人,
這麼想著,我也釋懷地暫時忘了別人美麗的指甲與手指。

(伊姊=伊能靜)

分類
傷春悲秋

春去春又來

韓國電影 導演 金基德

  也許有些人有種族歧視吧(笑),不過電影什麼時候分了國分了家,不就是世界上某個角落的故事嗎。

  這部片看的出來很小規模,觀後的迴盪卻久久不散。
  影片由春夏秋冬分成了四個部分,不同的季節,卻有故事的連貫性,變換一個季節就像轉了一折,用四季來影射人生變化,雖然這樣的安排很老套,連小孩子都知道,但是隨著劇情看似淡淡的進展,彷彿老者細微緩慢的敘述事情,其中高低起伏卻揪緊人心,沒有一刻多餘。
  這部片給我很良久的撼動揮散不去,看完的隔天我寫下這裡;電影裡有很多細微的枝節,例如警察耐不住山裡的寂靜,拿槍玩射擊湖上飄物的遊戲,怎樣也射不中,老僧卻拿個小石子打落,阻止他們妨礙少僧的刻字自清;老僧自焚時,一條蛇從他自焚的船游了出來,在中年僧多年後返回之時,老僧擺放整齊的衣冠上就臥著一條蛇;夏天時,小廟養雞,發現了少僧與少女的姦情;秋天了,老僧與貓同住,抱著微微叫聲的貓抓尾巴寫心經;最後超脫這一切,將主要的場景--廟與湖,拉遠成一個點;劇中的人從來都沒有名子,到了冬天更沒有對白;一切的鋪陳,都間接的隱喻之中微妙無法言喻的因果關係,觀之自在人心...

【春】
  童僧與老僧生活在湖中央的小廟裡,孩子天真無邪的跟著師父擺船渡湖,要去山上採草藥。
  在溪水邊玩耍的小僧畢竟是個孩子,捉了魚、青蛙、蛇,一個一個用線綁上石塊,看著他們掙扎著拖行石塊向前,孩子開心的笑回盪在石頭間,躲在石頭上的師父都看在眼裡,當晚便用繩子綁著石塊縛住睡夢中的童僧,童僧醒了過來,央求師父解開石塊,
師父要他去放了昨天被綁住的小動物,回來才肯解開他,「要是有任何一隻動物死了,這塊石頭將永遠壓在你心上。」

  找到魚,已死。找到蛙,解開。找到蛇,已血肉糢糊。
  春在孩子懊悔的嚎啕中結束。


【夏】

  童僧已成少年,依然走著幼時往山裡的路採草藥,望著路邊交尾的蛇有些玩味;一位母親帶著清湯掛面的纖弱少女前來養病,整晚祝禱後將面色蠟黃的女孩留在湖中小廟,女孩常常拜佛拜在佛前草蓆上睡著,在深山中的小湖,與世隔絕地清心養身。

  一段時日的相處,青春的女色對少僧來說有極大的誘惑,她白皙的皮膚隆起的胸房,圓潤的臀,變得妖嬈起來;女孩是這樣的伸手可取,終於到最後他帶走她,在溪流邊的石上,他在她張開的腿間抽動著。

  而後常常他們就像戀人一般嘻鬧,他也依然沉溺在女色中。直到某天在小船上交歡之後,睡著的兩人被風吹到湖中央的師父面前,師父用繩索綁住雞,將雞丟至小船上拉回,將船的塞拔掉讓兩人往下沉;少僧急著求師父原諒,師父認為少女的病已好,要少女離開,少僧的佔有慾不能容許,某天他就離開了湖中小廟。

【秋】
  當年湖中小廟的師父已滿頭華髮,某天,出去化緣返回吃著所得的餅,認出了包餅的報紙上一則新聞:「30歲男子殺妻後逃逸」
  男人帶著染血的刀回到湖中小廟,他就是當年驟然離開的少僧。返廟的他顯得狂暴焦躁,奮奮地訴說著他被女人背叛,對方另結新歡,染血的刀在廟前地板恨恨地刺了幾下。爲了消除怨氣,他本想自殺,老師父拿起木棒狠狠的打他,將滿身傷痕的他吊在廟樑下,直到蠟燭燒斷繩索,他也重重的摔落地板上,拿著那把血刀,他削除了自己的頭髮;老師父抱著貓,拿尾巴蘸了墨水,在廟前地板上寫字,見到削了髮的他出門,便要他將這些字自從木板上刻起。兩名警察前往逮捕他,老師父要求他們讓他將地板上的般若多羅蜜心經至隔早刻完,為了讓他心情平靜,兩名警察留下來等待,隔天他被帶走之後,老師父留下了一套粗布衣服,在小船上架好了木材與蠟燭自焚。

【冬】
  一名中年男子推開山門,走在結冰的湖上,回到湖中的小廟,將冰塊雕刻成佛像,拿出已爛的書,在寒冬中練武;一晚,一名蒙面的婦女帶著孩子來到廟裡,對著佛像跪拜整晚,對孩子淚流不止;翌日早上他依然蒙著臉留下孩子往湖面離開,卻在回顧的時候失足摔落冰上的破洞中。孩子醒來哭號著往洞的方向爬去,中年僧人連忙將孩子抱起,在半透明的冰面下發現女人的屍體...
  某日,他在自己的身上綁上石塊,拖行著,帶著石佛像,往山裡出發;一路上佛像曾滾落山坡,他也曾跌在水裡,經過了艱辛的登山之旅,對著夕陽餘暉,他與佛像同坐在斷崖上,打坐靜心...湖與廟,此時看起來竟然只是山巒群抱中的一個小點。

【春】
  照著「人生庵」廟門,中年僧正寫生著小孩的童顏;童僧捉著烏龜玩耍,笑的跟他當初一樣開心;中年僧划著舟出廟門;黑色的石佛像遠遠的望著山中的小湖與小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