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次痛快(又痛又快)的攪皂之後,想做洗髮皂來用,原本嬰兒洗髮精用慣了,換回原本號稱添加山茶花油的洗髮精後頭髮都跟賽佛勒斯‧石內卜差不多(石內卜表示:葛萊分多,扣十分)。
這次得到了一個很油膩的下場。配方一樣參考格子的書籍:
荷荷巴油 20.00%
椰子油 30.00%
蓖麻油 10.00%
苦茶油 20.00%
山茶花油 20.00%
NaOH 138.3g
INS 136.3
減鹼後採用130g,沖泡洋甘菊花、迷迭香茶融鹼,
左右牌攪拌器約1個半小時,怎攪都沒有很好的trace,跟前一天攪的烏龍茶皂一樣,只好在稍有融痕的狀態入膜,入膜前又很假掰地加了少許迷迭香葉進去。
這次嘗試把新鮮屋剖橫來用,希望能改善鮪魚肚的問題。
照理說份量都沒有錯誤,但皂很軟,大約等了五天才脫膜,因為又軟又油,所以非常好脫,除了摺痕處卡皂。
脫膜後的頭一天油光滿皂,不太了解為何這麼油,感覺上是有多餘的油脂未反應完成。
現正晾皂中。
如果這麼油的狀況晾皂一個半月後未改善…
「那麼我只好把他命名為石內卜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