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的時候,姊姊的鄰居朋友來家裡玩,因為家裡沒甚麼開闊的場地、也沒有什麼遊具,我提議一起玩桌遊,玩過一套再一套;老樣子,小一的野生動物不想面對「拔毛運動會」即將被拔毛的窘境,把自己的棋子從桌上移走:「破壞規則、不服輸」,光是這樣一次,兩個三年級的姐姐就嘟嚷著不想和野生動物玩在一起了,在一旁的我心裡其實覺得很挫敗而難堪,其實之前我們已經練習過好幾次了。沒有台階下的野生動物就去一旁生氣了,等他情緒稍緩、才又回來遊戲裡加入,但因前車之鑑,很容易成為在團體內被針對的目標。
看著能夠和平共處、協調桌遊先後順序的女孩兒,我的心裡很是複雜,大部分孩子就是能夠順利融入團體中,很快地找到運作的協調方式,而這麼些個小學男孩則需要不斷的提醒不斷的塑造行為,而且常常令人挫敗。
收錄家長群組內的資訊,時時提醒自己:
- 不聽話的孩子:臨床衡鑑與親職訓練手冊,心理出版社,黃惠玲譯
- 當媽媽遇見過動兒,心理出版社,李宏鎰著
對立反抗的教養,如上,
- 讚美
- 施予小惠
- 指派任務
※關於對立反抗的孩子,李教授認為:
因為這樣的孩子大多是吃軟不吃硬,而且喜歡被稱讚,因此,在責備他之前,先顧及他的立場,同理他當下的心情,再來與他溝通討論
平時父母應“以退為進”、“多看到他的優點並給予稱讚”,進而與孩子明確的約定,讓他願意臣服
※價值觀的建立:國小階段盡量能顧好就要顧好,建立起來,到了國中就不一定能建立了
※不斷地問他的目標:讓他朝目標前進,也可以建立自信心
※如果孩子一直達不到目標,可以先降低目標,否則只是一直打擊自信心
※有自己的專長,練久了就精通,就可能會成為專長
※有自信、自尊後,就會好很多
從每天找事情讚美孩子、鼓勵孩子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