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你這孩子

育兒新道具

章魚燒帶回北投給阿祖看
因為當媽的沒辦法再提一個推車回家(雖然它很輕但是章魚燒很重)
也沒人可以抱著章魚燒不休息
於是阿祖用了祖傳秘方來安置她:


臉盆加棉被

看起來還滿舒適的啦 我想我跟章魚燒的外婆都是這樣長大的吧


如果睡不安穩再壓一個枕頭,這就是養育三代孩子的育兒法唷?

(這種裝置在章魚燒的奶奶家是不會發生的…因為爺爺說放地上看起來怪可憐的)


章魚燒第一次上餐廳


章魚燒大爺
不只一個人猜錯你的性別
你媽我都懶得澄清了

 這兩天回台北,她搭了高鐵、捷運、218號公車,去了麻布茶坊、無印良品,也真夠她累了,
 感謝在公車上讓座的北北,自己都跟我公公差不多年紀摟!
 感謝幫我提行李的大哥大姊,
 真的很感動~大概是背著孩子又揹著行李看起來很累拔
 總之帶孩子出門還是不錯低辣
 什麼一個人孩子不宜帶出門
 可以啦

分類
你這孩子

滿半歲


滿六個月三圍紀錄
head 47.5cm
body 70cm 9.9kg
手臂肉五截 大腿肉三圈(逃)

新技能 mama叫連發:ah~~mamamamamaman…(小小年紀就會用發語詞”ah”)

沒粘在大人身上就很容易哭, 晚上大約10-12點睡覺, 但我睡醒沒多久她就跟著起床(汗)

分類
你這孩子

她的屁事關我屁事—布尿布生活

   每天早上大約9點到11點是章魚燒的起床時間,這是她心情最好的時候;跟她道早安,她就回報一個微笑,好像睡得很好,要開始一個美好的一日(才怪);然後仔細的幫她換上日常的衣物、整晚潮濕的尿褲,偶爾看她狀況要教她先ㄜ便一回再換。

 布尿布生活已經開始三天,目前還沒有發生過便便外漏的情形;其實在選購布尿布的過程令我很頭大,因為尿布的品牌、種類不是只有一種,讓我做了好幾天功課。大致上分為:

1、all in one 口袋型尿布褲。這種尿褲將吸水墊做在尿褲中,像紙尿褲一樣更換時整件換掉。

  優點:不用折尿布,整件丟進洗衣機洗、褲子與屁屁接觸的表面有乾爽設計。

  缺點:不容易乾,每次尿濕更換就要換掉整件褲子,而且要準備兩天份的褲子替換,大約要一打以上的數量。要隨著孩子成長購買新的尺寸。

2、one size 口袋型尿布褲。可以隨著孩子成長調整褲子尺寸,只要將吸水墊放入褲子中,可以不用再更換尿褲尺寸,

  優點:不用每大一號就要買新褲子、褲子與屁屁接觸的表面有乾爽設計。

  缺點:每次尿濕更換就要換掉整件褲子,而且要準備兩天份的褲子替換,大約要一打以上的數量。

3、尿布兜。搭配吸水布使用,吸水墊或者紗布尿布。

  優點:每尿濕更換時可以只換掉布,因此褲子數量只要準備一天所需。

  缺點:要另外搭配表面乾爽措施,而且尺寸固定,隨著孩子成長要換新尺寸。

20080313-1.jpg

 ↑因為太煩惱了,我就先將2與3各買一件讓章魚燒試用;其中尿布兜的費用是最省的。購一件美國牌子BG 3.0與一件日本阿卡將80-95cm尿褲開始實驗。

 美系尿布褲代表:Bumgenius品牌 口袋型單一尺寸尿布褲(台灣代理恩米國際網站)

 睡整夜測試:PM10-AM8時,由於只放了一塊吸水墊,屁屁有些濕意,但脫下尿布之後表面的絨布層非常的乾爽

20080313-2.jpg 

穿過的布尿布

20080313-3.jpg 

飽和的吸水墊

20080313-4.jpg 

衛生紙表面測試乾爽

20080313-5.jpg 

沾了一下吸水墊的確是飽和的

 內附的大塊”不限尺寸吸水墊”經過測試,吸水飽和量為360cc,但推測太飽和的吸水會影響表面皮膚的乾爽程度。

 利用尿布前的按扣,就可以將尿布調整為S M L三種尺寸,魔鬼沾設計跟紙尿褲一樣方便穿脫,非常貼合孩子的身體,包覆得很好。

20080313-6.jpg

20080313-7.jpg 

20080313-8.jpg 

20080313-9.jpg 

 只可惜章魚燒四五個月大是個97A%的孩子,BG尿布已經採用最大尺寸,看起來使用期不會太久了。

 日系尿布兜代表:阿卡將(台灣目前無正式代理 取得通路為網拍或者代買 阿卡將日本官方網站
20080313-10.jpg 
 這一款尿布兜看起來比BG”寬敞”一些,選購80-95cm尿布兜較有彈性,尿兜還有設計防漏護邊,包覆也很好;只不過隨著章魚燒再往上晉級XL尺寸時,又要換大號的尿布兜;但布尿布有個好處就是可以再轉手。

 我有加購阿卡將的隔離網,是一種網眼布覆在紗布上,可以維持屁股的乾爽,彌補沒有尿布褲乾爽絨布層的缺點,這種隔離網沾到大便易沖,比紗布本身更易洗淨,惟紗布一塊飽和吸水量只有240cc,沒有BG的吸水墊多,也沒有比BG乾爽,因此需要頻繁約1~2小時更換,話說回來可以重複使用的產品換再多也不會心疼。

20080313-11.jpg 

 ↑看一下好屁股與米其林輪胎

20080313-13.jpg]

 ↑章魚燒長大以後應該是不會想打媽媽才是

 ↓離夢想中飛揚的純白美景還有一段距離

20080313-12.jpg 

 最主要是口袋型尿布褲尺寸同樣有限,而尿布兜有可愛的款式,因為必須符合尺寸穿著,就沒有尿布一大包的狀況,還有次要照顧者認為只換掉尿布比較省事,所以未來應會以尿布兜為主。

 三件80-95cmu阿卡將防水清臭尿布兜+20枚純白阿卡將尿布+10枚尿布隔離網,大約花了2500元。還要加上未來新尺寸尿布兜的費用。

 美系口袋型尿布褲一打,不論是MT或者BG,大約在7500-8000元之間。

 其實...使用尿布,並不會比起紙尿褲省太多,甚至會因為更多品牌選擇更敗家XD,只是我們使用在尿布上是屬於可以循環再生的資源(水與紡織品),加上尿布有頂級紙尿褲才有的透氣,還有再怎麼換都很爽換越多省越多的心態,讓我決定走上尿布之路。

 PS、我喜歡稱紙尿布為紙尿褲,因為它並沒有布的成分,也不像布可以回收再利用。 

 

 超級嬰兒通文摘:「尿布VS紙尿布:雖然尿布可以重複使用,但大多數父母還是偏好用過即丟的紙尿布。這是個人選擇問題,但是我比較喜歡尿布,因為它們比較便宜、對嬰兒的臀部而言比較柔軟舒適、也比較具有環保概念。

 紙尿布的另外一個問題是它的吸水功能很好,似乎只有性情乖戾的嬰兒才會知道尿布濕了。有些幼童到了三歲還學不會上廁所,有時是因為紙尿布讓她們感覺不到濕了。」

 親密育兒百科文摘:「把換尿布的時間,用來讓寶寶知道他很特別。不要因為看到或聞到髒尿布就露出噁心的神情(這一點母乳寶寶又佔了優勢,她們的便便不會臭)。你的臉就像是寶寶的鏡子,寶寶從你臉上的表情來認識自己。我們幫孩子換尿布時,會跟寶寶說找到『寶藏』了!而且聲音充滿興奮與愛意。

 要選擇傳統尿布還是免洗尿片,完全要取決於你對方便性、花費和環保的考量。當然,寶寶的肌膚也是一大因素。哪種尿布對寶寶的皮膚最好?許多父母兩種尿片都用:再家裡用百分之百純棉的傳統尿布,出外則用免洗尿片。

 使用免洗尿片的問題在於,免洗尿片上的固體排泄物往往隨著尿片一起被丟進垃圾桶,最後到達掩埋場,而掩埋場並不是用來處理人體排泄物的。總之,最好選擇對父母好用、對寶寶肌膚好、對環境也好的尿布。」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分類
你這孩子

育兒書籍


育兒的焦慮程度跟書本的數量成正比

尤其當嬰兒不曉得為什麼啼哭跟晚上要花四個小時才能入睡的時候…

因為有一些我想二手,所以紀錄一下現在所擁有過的,以後會回想起來”啊 曾經…”

由入手時間排序


【營養師的美麗懷孕&瘦身日記】三采出版
 是那個比我還有母性的笨小Q還在三采時寄來的,整個孕期就靠這本了,感謝~(拜).
 內容有懷孕十個月的變化,注意事項等,插圖很可愛,為文中肯,不會讓讀者感覺她是來炫燿生了兒子家庭幸福產後又瘦身成功


【第一次餵母乳】
 生產之前就篤定要餵母乳買的,圖文並茂,哺餵母乳入門書,但沒有比較進階的問題,例如、對於脹奶的處理用了約2/3頁的篇幅,這其中又有一半是寫「多吸可預防」,剩下那一半寫「擠出來減輕脹奶症狀」,但沒寫到又脹又擠不出來的慘況怎麼處理。


【嬰幼兒撫觸與按摩】
生產之前所購,沒有寶寶可以實習,等寶寶出生後,光是處理她的哭鬧就佔去大半時間了。現在我會趁孩子洗玩澡之後幫她使用保濕乳液塗抹全身順便按摩,只是本書依然沒有看完,有時間的話直接看附贈的VCD好了。


【親密育兒百科上下】
一種親密育兒態度加上零到二歲的嬰兒醫學知識,我很喜歡裡面的美式寫實插畫;本書實用的醫學知識可以解決一些父母的煩惱,例如新生兒特有的症狀「脂漏性皮膚炎」發生在頭皮跟臉上的疹子要怎麼處理、生理反射(你知道三四個月前的孩子睡覺時總是有西洋劍姿勢嗎),兩歲之前的照顧,例如該吃拇指還是該吃奶嘴這種事情。

比較爭議的是本書的親密育兒態度會累死爸媽,例如本書建議要把寶寶揹在身上,它的夜間親密育兒方法:1、好的開始。白天頻繁的訊號餵食一發出餓的訊號就餵她,把寶寶餵飽(358頁),白天按照固定時間餵奶的寶寶,比較容易白天睡晚上吃;白天把孩子揹在身上,多抱抱她,減少孩子的焦慮;跟孩子睡在一起(372頁),2、營造睡覺的環境。固定時間上床、揹著寶寶入眠、喝奶喝到睡著、依偎到睡著等,能讓小孩睡覺的方法。3、減少能讓寶寶半夜醒來的因素,例如長牙疼痛、換尿布、肚子餓、太冷或者太熱等。

夜間育兒這部分本書寫了很多方法讓父母採用,也寫出嬰兒特有的睡眠週期短暫容易醒來,是由於生存優勢的緣故,352頁寫道:「你不能強迫寶寶睡覺。比較適當的做法是創造一個適合睡眠的環境讓瞌睡蟲自己來寶寶---讓寶寶自己入睡,並保持深眠狀態。讓寶寶睡覺也不是毫無感情的機械化過程:第一晚讓寶寶哭五分鐘,第二晚哭十分鐘---這種做法比我們在訓練寵物還沒有人性。我們的目標不只是要讓寶寶睡著,不要中途醒來,還希望寶寶能夠將睡眠視為一種很舒服的狀態,不需要害怕保持這種狀態。你不能將白天與夜晚的育兒方法分開。寶寶美天花一半或者更多的時間睡覺,並不是浪費時間,而是要藉此培養出對睡眠--以及人生--的正確觀念與信任態度。」

363頁寫到:「晚上睡久一點。想不想讓寶寶在晚上睡久一點?那就改變她白天的睡覺方式,從家和診所的經驗,我們注意到:如果寶寶在白天一發出餓的訊號就有奶吃,一直由媽媽放在揹巾裡揹著,那麼她白天的睡眠就像小貓一樣只是小睡,而會把長一點的睡眠時間留給晚上。」

章魚燒滿月前是用這些方式夜間育兒,雖然曾經有難以入睡的時光,但大致上一直是睡到早上的。老實說,要讓小孩入睡的確沒有想像中簡單,其中書上寫的:讓孩子有入睡的「環境」(可能是爸爸的臂彎),幫助他自行入睡,在我看來即是矛盾的;正因為這種方式跟「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有背道之處,所以很多爹媽拿這兩書當做對立的方式。我們也不需要排斥任何可行、適合自己家庭的方法。

總之,本書寫得非常細緻,醫學觀念可以用到兩歲,我很確定的說,還好買的早,讓我減低不少對於新生兒特有症狀的憂慮,還可以跟同樣憂心的公婆解釋;這本書的序言也寫得很好:「小寶寶不是大人的縮小版」。育兒方法倒是可以看家長要如何採行,反正孩子總是會長大的、會進步的。


【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
孩子大約在兩個月左右,該睡覺的時間到了送她上床,卻怎樣也不肯入睡,在滿月回娘家時,時間到了就會自動昏迷,此刻用搖的哄的抱著入睡,卻又半小時就醒來,一放下來就哭,曾經有一天這樣折騰到早上五點,而晚間十點奮戰到凌晨兩點是常有的。於是那時就被建議看這本書「訓練」嬰兒。是的,本書作者的文筆武斷又剛直。

本書作者是採用百歲醫師丹瑪的著作「Dr.Denmark said it」加上她自己三個孩子的經驗出版,重點在於如何訓練孩子自己入睡。對,它使用很多次這種強烈的字眼。方法很明確,遵守訂定白天的作息時間表,讓喝奶定時定量,努力遵守「吃玩睡」的循環,晚上到了使用丹瑪的舖床法--要舖四條全棉大浴巾讓孩子趴睡,她們堅持要讓孩子趴睡,並表示沒有因此瘁死的孩子,除非是因為舖床不正確,這一點跟現在醫學界建議以及親密育兒百科的建議不同。

再來是日間的循環也許三小時一次、四小時一次,並且允許意外與彈性的調整,到了晚上就寢前,餵過孩子,確定她吃飽、尿布乾爽,床上沒有蛇,就讓她在自己的房間與自己的床上睡覺。如果寶寶開始哭,等待至少十分鐘再去看她,不抱也不搖,看看她的生理需求確定獲得滿足。第二天就多延長五分鐘的做法,漸漸半夜醒來就不會一直哭,可以一覺到天明。

「按作息時間表和吃奶的好處」一、媽媽心情愉快,孩子心情就愉快.二、家中氣氛安祥寧靜.三、寶寶更有安全感.四、能夠分辨是不是有什麼大問題.
「不管你做什麼(或沒做什麼)都是在訓練孩子:基本上,我們是在訓練孩子能夠安慰自己,靠自己入睡,我們不讓孩子養成需要開夜燈的習慣,或需要臥室的門稍微打開,我們更不會養成孩子需要父母睡在旁邊的習慣,上述這些習慣都是在父母的訓練之下養成的。」
「今天不讓寶寶哭,明天寶寶就讓你哭:寶寶不是每次一哭就表示有需要,千萬不要想盡辦法讓寶寶不哭,丹瑪醫師強調說,哭是正常的,而且哭對寶寶有益處,我們家三個寶寶都沒哭那麼多小時,她們最後都學會安慰自己,真的有需要時才哭,所以不要寶寶一哭就緊張兮兮,有些人以為讓寶寶一直哭很殘忍,其實正好相反,我們認為不訓練寶寶一覺到天明才是殘忍,不讓寶寶一覺到天明,對家人也是一件殘忍的事情,尤其是對媽媽」

文摘很多,因為其實本書有多處讓我覺得不對勁與不符合自身狀況之處,本書用了很多次「一覺到天亮」以及「訓練」字眼;本書所用就是一種循序漸進延長夜間哭泣回應的時間,來「訓練」孩子自行入睡,但非一開始就不回應孩子的哭泣,也會去處理關照他的需求。我選擇其中適合自己的方法來試行。

曾經兩三次,章魚燒夜裡哭了十分鐘左右,奶奶就會從她房間出現,然後哄慰孩子將她抱走,耐心溫柔地抱著孩子入睡;終於一個又哭泣著不肯入睡的晚上,孩子體重也超過八公斤,煩惱不已的我跟婆婆說,我們不要抱著她睡覺,因為總有一天會抱不動的,讓她哭一會兒,我還是會處理的。

於是跟孩子一起睡的我,等到章魚燒頑抗睡意哭泣時,我會握著她的手,或者幫她擦擦汗,餵奶、檢查尿布,就是不抱起她搖、哄,除非她哭泣約十分鐘以上。揹巾是有用的,但是我不能每天晚上都要這樣努力才能讓孩子睡覺。在她三個多月時,我們把她的洗澡時間改成晚上,儘量在固定時間洗澡,護理完成之後爺爺奶奶會跟她玩一會兒,瓶餵將她餵飽,打完嗝,通常送到房間時已經睡著了。


【媽咪不累 陪妳長大好幸福】

這是一本很可愛的插圖育兒書,裡面沒有什麼高深的學問跟研究,有的只是一種全職的、親密溫馨又直覺的日常育兒方法。看完這種小書心情真的很幸福。

 「 嬰兒期~抱著一起睡~寶寶已經吃飽了,或者媽咪自己也累得差不多的時候,乾脆就抱著寶寶倒下睡吧!」


【我的資優班】
曾任建中數理資優班游森棚老師所著作,關於這群聰明絕頂的學生高中的故事,我看到,一種對於做學問的研究態度,比起拼升學更令人嚮往,在那些言過其實的出版文宣之下,更有一種幽默的文筆可以欣賞。



【寶寶 不要哭】【寶寶 好好睡】
兩本關於嬰兒啼哭跟嬰兒睡眠的書籍,不厚,簡單扼要又齊全地說明嬰兒是怎麼回事,不過論述是比較衛教、理論的,可以做一些知識的補充跟心理的建設,但對於解決煩惱幫助有限。

 文摘:

 ”保持樂觀”

 看到其他孩子的生活受到新生兒的影響,父母無可避免的會感到愧疚,也覺得自己每天疲於奔命,整個人幾乎筋疲力盡。無論如何,千萬別因罪惡感而疏忽寶寶所需要的安全感。你越是盡快回應他的需求,在他希望你注意他時安撫他,未來幾個月中他的啼哭程度將逐漸減少,家中每個人都會因此更開心。

 請記住,寶寶啼哭並非你的錯,也不代表你當父母能力有問題。

 ”相信自己”

 你要相信自己,學會把那些無益的忠告當耳邊風。如果是別人的語調或是言下之意似乎暗示你處理啼哭的方式錯了,不要輕易受到動搖。

 當你感到疲累,同時覺得壓力沉重,那些輕率的評論只會對你有害無益,例如好不容易盼到乖孫子出生的祖父母,卻老是一抱起孫子就哭,失望之餘,難免要「指點」你一些過時的老方法:「想當年,我門才不會忍受孩子這樣哭個不停,你這樣會把他給寵壞的」她們只是單純認為你做的不對,雖是出自一番好意,卻成了爆發衝突的起因。

 如果你覺得無法默默隱忍,不妨有技巧的委婉解釋你的想法,向她們說明每個孩子應有不同的教養方式,你已為寶寶盡了最大的努

 此刻的你最需要的是暫時幫忙照顧寶寶、讓你喘口氣的得力幫手,或是不加評論的傾聽者,作為你情緒的後援。

【超級嬰兒通】【寶貝妳的新生兒】
兩本有名的育兒書,由英美保母所撰寫,作者帶小孩的經驗更甚「親密」八個、「百歲」三個,大概是成千上萬個,不過帶孩子帶得多~也不表示就能夠解決父母遇到的育兒問題。
尚未閱畢。


【養出耀眼的孩子-快樂育兒書】

 這本書真的大推,作者是兒童心理醫師明橋大二,書中建議父母對待子女的方式,我卻也覺得應用在人際關係也同樣適用唷~

 看完其實會忘得很快,所以此書也適合放在身邊常常拿來提醒跟複習。

 「溺愛VS孩子撒嬌的區別」區別這兩者可以說是養兒育女的一大關鍵。

 「容許孩子撒嬌」--好事、該做的事情,尊重孩子的步調。

 「溺愛」--千萬不能做的事情。也就是大人依自己的想法行事,而過度保護、過度干涉。

 「實例:適時協助孩子怎麼都做不到的事情VS不讓孩子做自己做得到的事情,由大人自己來做」

 「幫他解決無法忍耐的事情VS能夠忍耐的事卻不讓他忍耐」

 「不過,實際上很難完全區分清楚,只能當你碰到時,好好想想這到底是溺愛?還是容許孩子撒嬌?」

 

以下三本是還早還早專區,我還沒看完。


分類
你這孩子

嬰兒好HIGH


(不知不覺中就全都是粉紅色的嬰兒物品了)

 今天有兩個新發現,一是章魚燒兩隻手可以碰在一塊兒了,對嬰兒來說這是一個發展~把上個月買的超可愛固齒器拿給他玩,已經玩得起來了。固齒器聽起來好像矯正牙齒用的,其實只是拿來咬的。

 說到咬,章魚燒三個月進入口腔期,開始流口水還會拿來吹,前陣子過年寒流大人都每天求她不要吹了,傳說中「男吹風女吹雨」(俚);我常常拿揹巾揹著她拜公媽上香(她都是白天很難放下來,晚上很累睡很久),我注意到她看了我押熱水瓶的動作,所以我把那裝熱水的玻璃壺拿來給她看:「妳看!燙燙危險喔!」,確認過壺的溫度不會燙傷,然後將壺去碰她的手,她來自小腦的反射馬上縮手,然而我心裡在想教她有用嗎?

 準備好奉茶之後就要燃香拜拜,她又注意著看我點燃蠟燭,我將鋁殼蠟燭拿近給她看,想告訴她火是危險的,不過她把唇瓣尖起來像隻小鳥一樣想去啄蠟燭...#$%&!好,口腔期的孩子什麼都想拿嘴裡放,教她危險還太早了。我覺得現在好像在養一隻小動物。

四個月又三周 固齒器玩具

 第二個發現是點中她的笑穴。
 以前就有聽過嬰兒喜歡藏起來又會出現的期待,可以跟嬰兒這樣玩;上個月她根本沒鳥我,今天靈光乍現跟她玩這個遊戲,沒想到可以玩半個小時。搞得她今天都很HIGH,大概是心情很好吧~,衝著隔壁偶遇的陶老師家的史黛拉直笑(用破英文跟破中文交談)。史黛拉來台灣四年了,是個32歲的小女人,有著溫暖的笑容,最大的孩子都16歲了,兩年多沒見三個孩子,How can?

四個月又三周 隱藏又出現的遊戲,章魚燒買了很多帳,她媽今天很可笑。

 現在還存有的抬腿怪癖百思不解,躺在床上抬沒幾分鐘就哭起來,從兩個月大開始至今屢試不爽,我真的很怕哪天看到一個嬰兒有六塊雞。根據某書的說法是腸子脹氣,妙哉,who know?

分類
你這孩子

素嬰自拍

整理了一些還能看的影片:

章魚燒三個月又十天之 童言童語 (這傢伙的嬰兒語)

章魚燒四個月又16天之 奶嘴的恩怨 (妳不覺得應該試著接受它嗎!?)

其他的home video大多是枯燥乏味不值一晒(Y)
有興趣的話:http://tw.youtube.com/user/jrLittleYi 她媽的Youtube頻道

PS.第一次貼影片,才知道無名不接受param標籤,只能用embed.

分類
你這孩子

滿四個月

2月5號小傢伙滿四個月了,才突然想到應該紀錄他的生長情形
因為醫生很忙(不用麻煩不用麻煩了)
我們除了打預防針也很少上醫院
連他滿月跟滿兩個月應該要做的生長評估都沒機會做
當媽的才想到拿布尺跟wii fit量她

身長64cm
頭圍44.5cm
體重8.3kg(已經扣掉穿著衣服的粗略估計0.3公斤)

嗯 依據兒童健康手冊的生長曲線圖

前兩圍在四個月月齡水準都是破表的…比97%還超出一些
而身長是落在90%的曲線上

雖然抱得手很酸 又心想那個小小孩的尺寸已經回不來了…
不過還是得承認有滿足到一點虛榮心= =” 雖然…她真的很難相處!!!

習得新技能嘶吼尖叫
張爺爺承認這是他教的
除了 哭 跟 阿咕阿咕 他上週開始會大聲尖叫”啊~喲!”
白天是粘著人除了她睡覺大人休想做自己事情的狀態 因為她很吵
躺在床上10分鐘就開始抬腿抬到哭

現在的餵食狀況
晚上睡覺都喝人肉奶嘴
白天大約會有一兩餐喝配方奶 對於奶奶來說 沖開水還是最方便的

由於我不想再被大姑老公說”媽媽不能這樣當”張爸爸初二要上班
所以第一次回娘家初一就會溜回去摟!

分類
你這孩子

看書養

從上週開始章魚燒晚上不睡覺當個夜啼郎
從晚上十一點多開始至少要哄到半夜三點

苦惱的章魚燒他媽聽了同學姊姊推薦一本書: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

裡面教的方法是把嬰兒的需求照顧好之後就放她在自己的房間睡覺,讓她學會自己入睡~

大人要有好的睡眠才有辦法照顧好嬰兒

晚上不管他哭多久放她自己睡,然後白天要遵照四小時一次的作息-餵奶-玩耍-睡覺,大概兩週會見效,

讓嬰兒知道不是哭而是依照時間來就會得到照顧@@”

江湖上人稱為”百歲法”

因為章魚燒她媽我一開始是看”親密育兒百科”

裡面提到的方法是滿足嬰兒的所有需求,哭是嬰兒溝通的方式~

這種方式媽媽會很累,甚至裡面建議媽媽延遲幾個月回到職場(我現在也是沒差)

白天讓嬰兒跟媽媽多多在一起讓嬰兒得到安全感,會幫助晚上的睡眠.

江湖人稱”親密育兒法”

這兩本都是美國小兒科醫師寫的書,對於育兒的方式截然不同,

儼然分成對立的兩個派別,江湖上(各大討論區)行走的媽媽有人說前者有用,有人還是不忍心訓練嬰兒~使用親密育兒法.

話說昨晚章魚燒晚上又精神奕奕,跟她在滿兩個月之前的狀況完全不一樣—滿兩個月之前到了晚上她就自己睡覺,半夜有動靜–換好尿布餵完ㄋㄟㄋㄟ就繼續睡到早上.

餵好奶換好尿布,章魚燒就開始哭~她媽我太累了,把她放在床上看會不會自己睡,讓她哭一會兒.

這一哭真是哭個沒停,哭到她媽我——睡著了.

醒來是早上五點,小嬰兒她———不見了@@”.

原來是一哭哭到半夜一點半,被上廁所的奶奶抱去秀秀了~

章魚燒她媽我這下子罪孽深重,隔天決定把育兒書上說的丟諸腦後了.

有空來整理這兩本都言之鑿鑿、都有很多成功者見證、但是卻互相攻訐對方育兒觀點的書,其實兩本書都有她有幫助跟沒幫助的地方,訓練嬰兒有人會成功、有的人不會。

最後我只知道把書丟在腦後,看這兩本書拿來對付夜啼郎還是沒用低0.0

分類
你這孩子

選擇了一條辛苦的道路—餵母乳

七天前,剛從娘家回來的那天心情太不爽,三更半夜PO的文章如下

  我週遭的親友-祖母、大姑提醒我:我母奶不夠,我的孩子章魚燒一整天在哭鬧,她並沒有獲得飽足。

  首先,我就已經抉擇「全母乳」的路,一直朝這個方向走,也堅信他是正確的選擇。章魚燒一出生就跟我待在母嬰親善醫院,只差沒有產台吸吮;她在住院的三天內就開始吸媽媽的乳頭,因為很努力的全母奶,第五天回診時並沒有黃疸超高的情況;撐到第一周之後,我的乳頭終於破了,歷經晚上痛苦的漲奶熱敷按摩都沒辦法消除腫脹,回到醫院去求助衛教師解決漲奶問題;坐月子期間,生活只有三件事情佔據整天--把握時間吃月子餐,親餵餵飽章魚燒,睡覺。

  月子餐已經有準備花生燉豬腳、黑芝麻糊、通乳茶、青木瓜燉排骨等招牌發奶菜色,坐月子結束之後為了追奶,婆婆也常常燉花生蹄膀、炒茴香給我,加上被某用品店店員推銷的茴香茶,但我的奶量始終只能剛好親餵章魚燒、擠不出多的庫存讓我回到職場給章魚燒「衣食無缺」,對於這點從坐月子時就一直令我很憂慮。

  終於讓我打這篇文章的臨界點,也就是我的產假即將結束的這周,帶著章魚燒回娘家了一趟,因為章魚燒從出生到現在都不是那麼好帶乖巧的孩子,能夠乖乖醒著跟大人玩的時間沒辦法維持個十分鐘以上,馬上她就哭鬧起來,要人抱、要人餵,她最安靜乖巧的時刻就是睡覺!這狀況在滿月之後也沒有改善,於是娘家的祖母說,你應該是奶不夠,十二點了給她泡配方奶讓她快快睡覺吧!因為是娘家的長輩,我不客氣的抗議:不是奶不夠,章魚燒出生時三千公克,滿月時已經有四公斤重,一天都可以大上兩次滿滿的酸味便便,尿布一天十片以上在換,如果我沒讓她吃飽,那她之前增加的體重是哪裡來的?

  娘家的長輩被我擺平之後回婆家的當天,出嫁的大姑也帶著孩子回來,章魚燒很不給面子的哭鬧整天,出生相近的孩子難免都互相比較,相較於她四個月大的表姊整天都處於清醒靈活狀態,大姑跟姑丈說:她沒吃飽。帶孩子一個多月,章魚燒都是掛在我身上吸奶,這天也不例外;大姑的孩子一出生就是配方奶混合母奶餵食,四個月大七公斤重,大姑告訴我:她覺得我好辛苦。

  意思是,或許孩子有其他的原因讓她如此不安寧,但是我以後要回到職場,目前我的庫存不夠她白天吃奶的量是事實,難道我以後不需要加個班、不需要下班之後休息,要像現在這樣跟孩子一直綁在一起而不依靠配方奶?而且孩子不好帶會讓以後要白天幫忙的婆婆很累;她不懂我為何要這麼排斥配方奶?如果我跟她一樣兩夫妻自己帶孩子不就其他事情都不用作了?現在推行的衛教又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有需求就會有供應的衛教言論根本就是放屁!聽到這裡,感到...我原本堅定的母乳信仰已分崩離析。

  一開始就希望全母奶的我,的確是很排斥使用配方奶,一來全母奶省掉奶粉錢,二來我有希望自己孩子更為健康聰明的私心,希望給她最好的,但是我承認的確是跟孩子整天在一起,我承認我的確很辛苦:發奶菜也吃了,黑麥汁也喝掉三手了,除了這兩天週遭人的壓力餵了配方奶,一直都是親餵、從出生至今就一直母嬰同室,忍受初期奶頭破有如小針刺般的痛楚也已經忍過來了,就因為孩子哭不休息,親友說:好辛苦,母奶的確不夠日後回到職場,為何不給點配方奶呢?

  為了這條母乳的路,孩子難帶在先,我沒有整個冷凍庫的母奶冰棒堵她們的嘴是事實,這兩天開始還要親手餵給孩子配方奶,其實一邊餵她一邊心痛,餵配方奶下去母奶的減產指日可待...但是我已經盡了很多的努力,年底要補辦結婚宴照樣放棄身材追奶,也一直跟孩子「掛」在一起,餵母奶的功課也做足了,不管是母乳諮詢專線、醫院衛教師、或是「親密育兒百科」都是我求助的對象,但是遭到同為母親的老公的姊姊「好意勸我」不要太固執於排斥配方奶,不需要選擇這麼辛苦的養育小孩,真的好無力,我微弱的自信已蕩然無存。

  原本的堅定信仰被摧毀,現在我只感到迷惘困惑...我很明白妥協配方奶之後,母奶必定減產,我不但餵母奶辛苦,當媽當到不斷被親友質疑自己的能力也很辛苦...我現在完全可以理解產後憂鬱從何而來!我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堅定我全母奶的立場呢?

七天後的現在,這兩天我過的很爽,不曉得是吃了什麼發揮作用~早上出門辦事,心情已經轉變,孩子不管吃什麼奶~她能吃得飽睡得好,都會長大都很好,就算母奶會變少~有喝就好有保佑。結果下午回來處理漲奶~產量竟然高達140cc,快要是平常的兩倍!光是今天擠出來的產量也高達400cc,雖然還是全被章魚燒喝光了…orz

不知道是心情的轉變發揮影響,還是早上張先生有幫忙按摩的幫助(羞)~

分類
你這孩子

西藏的日子

現在不能出門吹風,要穿長袖,不能洗澡,不能洗頭,
不太能看書、用電腦。

站在鏡子前面,頂上粘稠的黑髮讓我想到電視上看過的藏民,
半個月沒用過洗髮精,就當自己現在是個西藏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