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簡單布作筆袋教學
手縫與車縫皆可,免貼襯。
(布行會有一種棉襯可熨燙在布的背面,使布料較挺,blog主買的材料簡單,裡布使用較厚的胚布也就得到效果。)
在這裡做個記錄,以免日後久未練習皆忘記~
手縫與車縫皆可,免貼襯。
(布行會有一種棉襯可熨燙在布的背面,使布料較挺,blog主買的材料簡單,裡布使用較厚的胚布也就得到效果。)
在這裡做個記錄,以免日後久未練習皆忘記~
因為方形的吐司矽膠膜一個動輒六七百元,遲至今日累計做了33次肥皂的我,還是在用新鮮屋紙盒、不過單價在三百元左右的造型細膠膜,倒是樂意入手一些紙盒做不出來的造型。
這間店是路過時發現的,老闆非常熱情,我買了一些小膜,也的確滿好用的。
十月份有三個朋友生日連發有沒有大家都在過年前後做人的八卦,所以自從開始做手工皂之後,就會做點冬季用的自以為是蛋糕皂做為生日禮物,因為今年算是有點進步了,這篇把製作蛋糕皂的歷程恥力無下限大公開。
104年申請通過符合製造相關規定,接受訂製手工皂、母乳皂
新年第一篇又是肥皂文,環島的遊記連寫六篇覺得很沒動力了,發一篇皂文分散一下自己的注意力。
乳皂在融鹼的時候比較費工夫,因為乳品都是冷的,要很有耐性地融鹼不讓它升溫,要是溫度過高會變成橘色的乳鹼。
也許是做過好幾次牛奶皂的關係,同樣的方法做的這兩次母乳皂都還滿成功的。
以前不敢打母乳皂,因為自己覺得使用他人的體液總是彆扭些,奇怪的是寧願取鮮乳作皂就敢用耶?連我自己都覺得很矛盾~
我喜歡樸素的肥皂:)
這是小子的手,我準備拍肥皂時,他跑過來一定要把兩塊疊在一起,小憨手入鏡,我就順便拍下來了。
好久沒更新,想到要發文時,這塊皂已經沒了XD
椰子油、棕櫚油、橄欖油、芥花油、甜杏仁油、乳油木果脂、澳洲胡桃油,蜂蠟,全脂鮮乳
第一次使用鮮奶,直接挑戰全乳冰融鹼,沒有加水。
143g的鹼融了半個小時,一小匙一小匙慢慢溶在鮮乳冰塊裡,很有耐性地操作,到最後乳冰完全溶解後變成室溫,也還是鮮乳白,相當滿意。
結果就是沒有馬上往下一步操作,去帶孩子吃飯洗澡,還做什麼的我忘了,整碗乳鹼自行發展成橘色的了,
還是使用它做成肥皂,不要浪費;成品就是圖中這樣的牛奶糖顏色。
這塊肥皂自己洗了很喜歡,最近剛好還是有涼意的天氣,
洗完的感覺,像擦完清爽型乳液,皮膚留了一層柔滑感,不緊繃,應該就是乳皂最大的特色了!
最近出這塊皂給友人,驚覺扣掉手誤切皂重量不足的、因天氣潮濕皂章蓋下去壞掉的,統統拿來自己洗,良率竟然只有60%左右!哈哈哈!
再打個兩條來洗吧~再挑戰近白的乳皂。
《愛上手工皂》是一本很棒的書,裡面的配方較為平易近人。
在開始學打皂時照書打,準備了好幾款特別油脂,例如大麻子油、荷荷芭油、琉璃苣油、月見草油、杏桃核仁油、胡桃油等等,
應該是我資質駑鈍,書中幾乎打過一輪,洗起來除了葡萄籽油、可可脂、未精製酪梨油,有特別的洗感之外,對其他油品都沒什麼感覺。
橄欖油(紫草浸泡)+棕櫚核油+米糠油+酪梨油+葡萄籽油+月見草油+蜂蠟/氫氧化鈉/純水/雪松+薰衣草+山雞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