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手作咖

新鮮屋切片手工皂入門

 敝人似乎患有買不到怎麼辦焦慮症,之前很愛用Moment家的皂,較硬滿好用,但一個月一次的市集有時沒有前往或者下雨就不容易購得;兩年前去過工房參觀製皂過程,只是接連這兩年留意勞工在職補助80%學費課程皆因太慢報不上,想省下課程費用買原料,自己買了幾本皂書後繼續緩慢地自各地購入油料、簡單的器材就開始做皂了。

20110718-1.jpg

 只用阿宅的飲料盒做為皂膜,以他產出的速度我遠遠不用擔心沒膜可用。學生時代租屋時買的架子派上用場,從陰暗的角落拆封它來組裝。

20110718-2.jpg

 1号實驗品從家事皂入門,椰子油:芥花油:棕櫚油=3:1:1,比例從花蓮姊的書參考而來。攪了一個小時都還沒看見傳說中的trace狀態,出動代打選手阿宅幫忙攪,吃個晚飯回來看已經融得很完美了,添加茶樹與尤加利精油,24小時脫膜皂很硬,以水果刀修下來的皂邊已經很難捏成皂球。

 每天都用手洗自己跟小傢伙的衣服,用手工皂時聞到精油散發出來,讓自己有一種很幸福的感受。

20110718-3.jpg

 也算順利的2号新鮮屋切片「潔淨消炎皂」,手邊還沒有浸泡足夠時間的油品可用,這一款沒有草本配方,來自格子的書:橄欖油+棕櫚油+椰子油+米糠油+葵花油+白油,trace後加入白石泥與茶樹精油,為求區隔加了一點金盞花瓣,24小時脫膜時稍軟。

 左邊是3号紫草抗敏皂,主要是橄欖紫草浸泡油加未精製酪梨油、葡萄籽油、米糠油,加一點月見草油,但不知是否格子書上寫錯,以廣藿香葉泡茶融鹼後打皂,顏色非常深,也可能是鹼量錯,放五天脫膜都還沒成型,未經製酪梨油味道也滿囧的,整個脫膜後狀況很糟,那三團皂泥都是修掉的部分,希望它若熟成還是好皂一塊。

 原本的瓶子改用Extra Virgin橄欖油浸泡紫草等著做紫草膏。

20110718-4.jpg  

 實驗品4号夏日清爽烏龍茶皂,同事打賞沒喝完高山烏龍茶,配方也是照書打:橄欖油、棕櫚油、椰子油、葵花油、大麻子油、白油,泡烏龍茶融鹼,融鹼時顏色很深,但脫膜後覺得像牛奶糖,硬度好脫,因為修皂耗損太多這次不打算修,有點新鮮屋切片的樣子了。

20110718-5.jpg  

20110718-6.jpg  

 有氣泡,不知是否天氣所致,打皂打到打瞌睡,攪了快兩個小時皂液都還是濃稠液體狀,略有融痕而已,最後覺得不能再打下去了還是入膜,脫膜後似乎還是OK的,目前每一款皂都攪打了一小時以上,跟書上寫的20~30分差很多!真的頗費時。

 5号做了「甘菊迷迭洗髮皂」,目前不清楚「苦茶油」跟「山茶花油」是兩種類型,還是同一種油。尚未脫膜。

 那麼新鮮屋切片計畫還會繼續照書打一陣子

在〈新鮮屋切片手工皂入門〉中有 1 則留言

哇..我看到了,僅僅以阿宅的飲料盒貢獻就做這麼多了!ㄏㄏ,真是太強了你。
是因為最近天氣詭異嗎,所以脫模才會變一團球狀= =?
版主回覆:(08/02/2011 07:38:23 AM)
那是剛脫膜沒晾乾之前的軟皂、皂邊,切皂後無法成型的這部分就揉成皂球自用了~

發佈回覆給「5號」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